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直播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网艺云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知识问答> 扶贫知识>

怎样协调“发展”与“环保”的矛盾?

2016-08-15 16:35

来源:央视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问:贫困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面临着“发展”与“环保”的矛盾,要怎样协调这一对矛盾,才能不误青山绿水、加快发展?

答:首先,一定要坚持习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坚持这样的理念,才能实现发展和环保相结合。其次,贫困地区要坚持用底线的思维去谋划发展,这个底线思维就是生态,绝不能以牺牲生态实现发展。如果没有底线,其他的发展都是不合适的。第三,必须要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的独特优势,贫困地区的独特优势就体现在它的生态、它的山清水秀;大部分贫困地区都有自身的传统文化,这是不可多得的财富,一旦和生态结合,就会变成潜在的经济优势。第四,贫困地区的发展一定要有长远的理念,绝不能急功近利。近期能实现收益,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会破坏当地生态文化的,肯定就不可取。比如,曾有集团想开发怒江,政府也想通过建水电站实现当地的发展。但经过核算,这种开发是非常不科学的。因为一旦开发了怒江,整个流域的生态就会遭到不可预知的破坏或发生改变,而开发后的经济效益是可以预测的,大头部分被开发集团拿走,小头部分增加了地方政府的税收,这和巨大的危害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开发所能得到的收益,完全可以由国家保护性发展予以补贴。所以,在类似这种地区,不能急于发展,要坚持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挖掘好自身优势再发展。所以,要协调好“发展”与“环保”的矛盾,就要从理念到行动上,都坚持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用绿色发展的理念实现“绿色减贫”。

(作者:全国扶贫培训宣传中心主任黄承伟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振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