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直播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网艺云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提前一年下单机票门票,“囤旅游”真的更香吗?

2024-03-14 10:02

来源:工人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300元出头就能飞济州岛;1200元可以在海边度假酒店住5个晚上……

提前一年下单机票门票,“囤旅游”真的更香吗?

有关人士提醒,囤购优惠产品时应充分了解自身需求,注意使用条款

阅读提示

在价格合适时,提前购买机票、门票、住宿等,有利于节省旅行开支,消费者能从中感受省钱的快乐。但是有的低价囤购的旅游产品因使用条款不明晰,导致出行体验受到影响。

“春节陪爸妈去了巴厘岛,3月份抽个周末去济州岛,清明节假期准备去越南,‘五一’去巴拉望岛潜水,端午节去新加坡,中秋节去印尼,‘十一’去西班牙。”新年伊始,余曼这一年的假期旅游行程几乎已经排满了。她告诉记者,去年航空公司打折促销时她就买好了去这些地方的往返机票,总共花了1.2万元,“如果临近假期再买,肯定不止这个价。”

跟余曼一样,越来越多的旅行爱好者选择“囤旅游”的消费模式,即提前预订机票、门票、住宿等,先囤起来再择机出游。有平台发布的《2023年度“囤旅游”报告》显示,2023年“囤旅游”的消费者规模比2022年同期增长超过1倍,2023年“双11”,囤度假旅游商品的95后和00后消费者人数,比2022年同期增长超过3.3倍。

记者采访发现,价格优惠、有效期长、出行前随时可退等优势,让不少人爱上了“囤旅游”。但与此同时,临时加价、出行限制、不确定性因素等,也容易影响“囤旅游”消费者的出行体验。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分析所负责人张杨表示,消费者在囤购旅游产品时,应根据自身需求选取合适的品类,避免冲动消费,充分了解使用条款,在遇到问题时通过合法渠道维护权益。

在“囤旅游”中感受省钱的快乐

余曼是一位资深旅游爱好者,由于每年假期时间比较确定,她一般会趁价格合适时提前入手旅游产品。“看到相关介绍时,大概能知道这个产品值不值得购买,例如,有的航空公司为了抢客源,促销力度大,300元出头就能飞济州岛;还有一次去马尔代夫,一趟下来酒店的价格比平常便宜5000多元,非常合适。”

除了航空公司和酒店等出售的优惠票,也有不少人通过旅游平台或直播间,购买合适的套餐产品和门票。“很多优惠价格是即时的,可能下场直播就不是这个价了,遇到这种情况时我都会先买下来。”由于放假时间不能完全确定,王静在下单时一般会选择有效期长、随时可退、确定出行后再预约时间的套餐票。

张杨告诉《工人日报》记者,过去旅游被认知为一种即时性消费产品,“囤旅游”让旅游产品从即时性产品变成可远期兑现的产品,给商家的生产方式、客户管理、库存管理等带来变化。

“囤旅游”并非远途旅行的专属,喜欢周末游的王茜爱好囤各类门票。“例如,上海迪士尼乐园、北京环球影城、河南洛阳老君山的门票等,每年我还会趁滑雪季来临前购买早鸟票,虽然这些票价优惠不了太多钱,但是省钱的快乐得到了!”

有的产品使用条款不明晰影响体验

实际上,靠“囤旅游”出行并非都是愉快的经历,有的低价囤购的旅游产品会因使用条款不明晰,导致消费者的出行体验受到影响。

2022年底,已经退休的李女士和同伴通过某平台购买了199元游三峡的行程,并定好了2023年底出发。出发前,李女士想起她还曾买过一张399元的20条路线旅行卡,其中包含湖北的一些景点,她便想趁这次机会游览一圈。

“到了之后才知道,这张旅行卡上不同省份的景点有固定的游览时间,并非任何日期都能使用。”李女士直言,自己在直播间下单时比较仓促,只觉得很便宜,没想到还有这么多限制。当时,已经身在湖北的李女士无奈之下只能重新安排行程。

“很多消费者在看旅游产品时不会仔细看细则,我有一次花9.9元买了100元的代金券,以为捡了个大便宜,核销时才发现只能当天使用。”余曼告诉记者。

“囤旅游”还存在一些不确定的风险。2023年3月,余曼购买了一张10月份飞欧洲的机票,就在她对美好的行程充满期待时,临行前却因同伴的签证材料出了状况,她的签证也被取消。“不去的话会损失7000多元,最后好在临行前一天签证下来了,但因为不确定能不能成行,我们没有提前订酒店,导致落地的酒店贵了很多。”

充分了解需求,避免冲动消费

价格划算是否意味着产品质量不好?记者采访了解到,很多低价产品的配置其实并不低。2022年“双11”,王静在直播间刷到了海南万宁一个海边度假酒店的优惠票,“5个晚上只需1200元,还送了一些冲浪代金券。第二年3月去海南过生日时用上了,整体行程体验挺好的,可能是商家想要好评吧。”

一些价格优惠、随时可退的旅游产品,让消费者降低了囤购的决策难度。在王静提前购买的所有旅游产品订单中,有一半左右的订单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没去成,只能退票,但她表示:“还是会用这种方式,因为太划算了。”

“‘囤旅游’让旅游的灵活性增强,既能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供需双方的成本,因此受到市场青睐。”张杨说,为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出行体验,产品方和平台方一是要通过了解游客需求,推出更加灵活、可靠、有品质保障的产品;二是对产品的使用条款进行充分展示和告知,不能模糊化关键信息。此次平台方还应该做好供应商的管理,将游客评价及时反馈给供应商,帮助其做好产品优化。

张杨还提醒消费者,囤购旅游产品时应充分了解自身需求,选取合适的品类,避免冲动消费。同时,应充分了解使用条款,遇到问题时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记者 安彦璟)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